海南特早熟荔枝“桂花香”零售价39.8元/斤!徐闻荔枝预计五一上市
虽然还未到夏季,但早熟荔枝已经开始进入消费者眼帘了。熟荔售价上市
4月16日,枝零笔者走访广州市区发现,元斤预计有个别鲜果门店已经出现了鲜荔枝的徐闻身影。位于越秀区的荔枝百果园水荫路店里摆放上架了少量“桂花香”荔枝(A级),零售价为39.8元/斤。桂花香店员称,海南近期店内销售的特早AG超玩会荔枝产地皆产自海南陵水,价格相较一周前已有滑落。熟荔售价上市
不仅线下门店有售,枝零外卖平台上也适时上新了荔枝。元斤预计美团平台显示,徐闻位于海珠区的鲜果坊商家销售的海南冰冻“妃子笑”荔枝,售价为55元/斤,冰冻“糯米糍”价格为78元/斤;田果小巷天河店的页面内,商家宣称是空运来的“桂花香”荔枝,价格达到89元/斤。从显示的销售数据看,各商户月售单子仅在个位数,消费者对早熟荔枝的高昂价格望而却步。
海南是我国荔枝上市最早的产区,近年来随着特早熟荔枝新品种的推广种植,使得海南荔枝上市时间进一步提前,最早可在2月底上市。目前海南种植规模最大的特早熟荔枝品种为“桂早荔”,该品种已有2万多亩。“桂早荔”品质较优良,具有较好的商品性,市场接受度较高,近年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,出园价格可达到45元/斤。
海南黄记果业负责人黄衍指出,今年以来,受气候等因素影响,当地多个荔枝品种开花率较低,目前当地桂花香的田头价达到10元/斤左右,精品果价格在12元/斤以上,价格比去年高一些。
4月,荔枝进入成长期,距离新收获季还剩不到一个月时间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徐闻县迈陈镇北街村,在纬度、气候、土地等多重影响下,一年四季光照充足,绿意盎然的荔乡里荔枝已早早挂上了果,一粒粒青色小果实已缀上枝头,这里是中国大陆“最先熟”的荔枝主产区,也是国内最大的“白糖罂”荔枝连片种植带。
“今年北街荔枝林中开花的树并不多,荔枝产量比较少,农户的田头价已经达到15元/斤。”迈陈镇北街村的荔枝致富带头人郑妃梁说,依靠早熟品种“白糖罂”,近年来种植的荔枝田头价常常在9元/斤浮动,今年受产量影响,价格上涨幅度较大。“徐闻荔枝预计五一劳动节后可以摘果上市。”
据悉,荔枝的开花率低,与气温有很大的关系。今年二三月份,以广东为代表的国内主要产区持续低温多雨,导致荔枝花期较往年推迟近10天。
也有一些种植户指出,2023年是荔枝的“大年”,当年中国鲜荔枝出口约2.17万吨,远高于前一年的出口量。因此,部分荔枝树营养消耗过大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花芽的形成,导致今年树体开花率低,进而影响产量。
荔枝生长喜温暖,代谢旺盛,鲜活易腐,不耐储运,产业发展高度依赖鲜果。随着气温上升,我国大部分国产荔枝已进入开花期,然而受年前寒潮低温影响,南方省份荔枝果园开花情况普遍不佳,各地纷纷出现减产现象。荔枝减产势必带来价格变化,业内人士称预计今年多个品种荔枝价格将高于去年,晚熟荔枝上市前荔枝价格会持续高位运行。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
【撰文】洪畅
- ·第五届消博会社会公众开放日门票今日开售
- ·医生“坐镇”,助力脱“贫”!梅州举办2022年世界地贫日宣传活动
- ·云回家乡!梅州电信“携手”梅州日报社打造“梅江两岸”、“灵光寺茶田”慢直播持续上线央视网
- ·@梅州人,这份地质灾害避险“锦囊”请收好!
- ·陈善宝获“中马横蛮友好青鸟使”“客家之光”称谓
- ·注意!梅州市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
- ·向劳动者致敬!梅州21集体和个人获2022年全国、省五一劳动奖表彰
- ·梅州日报全媒体报道丰顺的广美学生乐做羊城“花花补丁”故事
- ·预告!这场“年味”十足的行动,确定会“硬控”你→
- ·梅州市总工会庆祝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今日启动
- ·锭子桥车站30日起暂停运营!别慌,还有这些出行渠道...
- ·梅州市红十字会“救在身边”项目明日开启,一起用爱为生命助跑~
- ·13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强震中受伤
- ·融合客家音乐 弘扬客家艺术!HOME SWEET HOME毕业季音乐会暨何煜森赴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分享会举行
- ·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!紫晶存储今日停牌
- ·@梅州人,这份地质灾害避险“锦囊”请收好!
- ·快递旺季到了!梅州睁开邮政快递业清静隐患排查专项行动
- ·一季度梅州已开业市级保险机构38家!农业险种增至41种,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3.69%
- ·今起报名!梅州启动主题理论征文研讨系列活动
- ·注意!梅州市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
- ·《梅州市青少年足球睁开增长条例》获批实施,系天下首部对于足球的中间性纪律
- ·制造业贷款持续高速增长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23.87%!3月末梅州贷款余额同比增8.99%
- ·梅州市农业农村局“揭榜挂帅”项目技术需求征集工作开始啦!
- ·牢记初心的我们不平庸!原创歌曲《我们的青春》MV发布啦
- ·多元化科技帮扶茶叶种植,驻银江村落子科技特派员团队助力“百万万工程”
- ·近期梅州海事部门拆解农(自)用船舶及涉渔“三无”船舶30多艘次